本報記者于宏
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直接形式。近期,上市券商紛紛發布中期利潤分配方案。在政策鼓勵上市券商提升投資者回報的背景下,券商積極加大中期分紅力度,截至9月8日記者發稿時,已有28家上市券商發布了半年度分紅預案,擬分紅金額合計達187.97億元(含稅,下同)。
中期分紅規模顯著擴大
今年以來,A股市場走勢向好、交投活躍,推動券商業績實現顯著增長。數據顯示,上半年,42家A股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518.66億元,同比增長11.37%;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040.17億元,同比增長65.08%。在盈利增長的支撐下,券商積極加大中期分紅力度,28家上市券商半年度合計擬分紅187.97億元,遠超去年上市券商半年度分紅總額(138.36億元)。
具體來看,上述28家上市券商中,行業龍頭中信證券擬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29元,合計擬分配現金股利42.98億元,規模居首;其次為國泰海通,擬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15元,合計擬分配現金股利26.27億元;中國銀河、華泰證券、中信建投分別擬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125元、0.15元、0.165元,擬分配現金股利總額分別為13.67億元、13.54億元、12.8億元;招商證券、東方證券擬分配現金股利總額也均在10億元以上。
據記者梳理,在上述28家券商中,有22家去年也實施了半年度分紅,其中,有16家券商今年半年度的擬每股派息金額高于去年半年度的每股實際派息,其余6家券商半年度擬每股派息金額與去年半年度實際派息金額持平。同時,券商還持續優化分紅制度,如山西證券將每年現金分紅從不少于當年實現可分配利潤的比例10%提升到30%,用實際行動提高投資者回報。
對此,西部金融研究院院長陳銀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券商積極開展中期分紅,有利于落實政策關于‘推動一年多次分紅’相關要求,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體現了與市場各方共同推進高質量資本市場建設的決心和信心。同時,券商積極開展中期分紅,有利于向外界展示其穩健的經營能力和充足的現金流,傳遞出公司盈利狀況良好、資本實力雄厚的積極信號,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發展的信心。此外,券商作為資本市場核心參與者,積極加大分紅力度,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投資者更加關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分紅能力,有助于培育健康、理性的投資觀念。”
多措并舉回報投資者
股利支付率(現金分紅金額占當期歸母凈利潤的比例)是衡量券商投資者回報水平的重要指標。以上半年券商經營數據為依據來看,上述28家券商中,有6家券商的股利支付率在30%以上(含30%)。其中,東吳證券以35.5%的股利支付率居首;紅塔證券緊隨其后,股利支付率為35.16%;山西證券、中信證券股利支付率分別為34.25%、31.33%,光大證券、東興證券股利支付率均為30%。
對于分紅比例的確定,盤古智庫(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余豐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券商應結合行業特點、自身發展階段、盈利水平、償債能力等多重因素,合理確定分紅比例,既要通過適當的現金分紅保障投資者回報,也要留存足夠的利潤以補充資本、滿足業務發展需求。整體而言,券商應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下,保持投資者回報的連續性與穩定性,以實現股東利益與公司長遠發展的共贏。”
當前,券商回報投資者的意愿不斷加強。今年以來,多家券商發布了2025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方案,對提升公司投資價值、增強投資者回報的相關舉措做出明確安排。其中,興業證券表示,將不斷提高分紅的穩定性、及時性和可預期性,打造公司經營質效提升與股東回報增長相互促進的良性生態。紅塔證券也表示,將以科學有效的分紅政策和市值管理舉措,切實持續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除分紅外,券商也積極通過股份回購方式提升投資者回報。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9月8日,年內已有8家上市券商實施了股份回購,回購股份數量合計達2.16億股,回購金額合計達23.02億元。其中,國泰海通已斥資12.15億元用于回購,中泰證券、財通證券均已斥資3億元用于回購。
“展望未來,券商應根據監管導向、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加速業務轉型升級,提升價值創造能力,推動公司經營業績實現持續增長,從而為投資者帶來長期、穩定的資本收益。”陳銀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