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低軌衛星加速組網的同時,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的發放備受業界關注。近日,工信部向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聯通”)頒發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中國聯通可依法開展手機直連衛星等業務,深化應急通信、海事通信、偏遠地區通信等場景應用。此前,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信”)已獲得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牌照,并于2023年、2024年先后發布手機直連衛星服務、汽車直連衛星服務。
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的有序開放意義重大,將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吸引更多資本與企業進入,促進技術融合,形成網絡建設與應用服務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政策東風釋放產業潛力
“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牌照的發放與政策支持密切相關。8月27日,工信部發布《關于優化業務準入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向中國聯通頒發牌照,是落實該政策的直接體現。優化業務準入,鼓勵多元參與,將推動衛星通信產業從前期摸索步入法規完善、市場開放的新階段。”郭一鳴表示。
《意見》提出,到2030年,衛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各類經營主體創新活力充分迸發,基礎設施、產業供給、技術標準、國際合作等綜合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手機直連衛星等新模式新業態規模應用,發展衛星通信用戶超千萬,推動衛星通信充分融入新發展格局,有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我國衛星通信產業的新進展、新成果持續引起各界關注。9月9日凌晨3時48分,山東日照海域再傳捷報,我國使用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吉利星座第五軌衛星以一箭11星方式精準送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標志著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旗下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在軌衛星總數突破52顆,并實現一個月內連續兩次發射的“組網加速度”。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已經邁入高密度組網階段,衛星移動通信新興應用不斷涌現,例如手機直連、汽車直連等,從專業領域向大眾市場拓展。在政策支持下,業務準入優化將極大地釋放衛星通信產業發展潛力,推動萬億級產業空間加速形成。”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布局
除了三大運營商著力布局衛星通信賽道外,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深度參與衛星通信產業鏈的衛星制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制造以及衛星運營服務等環節。近日,一些上市公司在與投資者互動時披露了相關業務布局情況。
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9月8日在交易所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抓住衛星通導大眾化應用的機遇,成為多款支持‘手機直連衛星’功能的手機終端關鍵零部件供應商之一,與眾多主流手機廠商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發展勢頭良好。”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震有科技”)在手機直連衛星方面,承建并交付了中國電信天通核心網“天地翼卡”建設工程,并于2024年完成了中國電信天通核心網擴容項目,又承接了中國電信衛星移動國際虛擬關口站建設項目,有效支撐了天通衛星通信網絡容量擴容,助力天通衛星“出海”,以供支持手機直連衛星用戶的快速增長。震有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天通一號總用戶規模超290萬,這是公司在手機直連衛星業務的成功代表性項目。在汽車直連衛星方面,公司于2024年成功中標中國電信天通核心網汽車直連衛星項目,該項目在實施交付中。”
廣東通宇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宇通訊”)在衛星通信領域的布局主要圍繞國家戰略推動的低軌寬帶衛星互聯網展開。通宇通訊相關負責人在近日舉行的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公司積極把握運營商發展機會,與主要運營商建立合作,同時衛星通信產品已覆蓋‘星—地—端’三大應用場景,并深度參與多個星座計劃,取得實質性合作進展。公司對衛星通信業務前景保持樂觀,努力將其打造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