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傳聞終于落地。9月10日,高德正式推出高德掃街榜,該榜單類似于美團旗下大眾點評榜單,對商家進行綜合評分、排名。目前主要分為美食、酒店、景區(qū)三類,尤其以線下餐飲商家的榜單為主,此外還包括一些特色美食榜單,比如 “本地人愛去”“多次前往”“煙火小店” 等。目前高德掃街榜已經覆蓋了全國超300個城市的160萬個線下服務商家,包括超87萬家餐廳、23萬家酒店以及近5萬個景區(qū)等。
“我們準備發(fā)2億的打車券、9.5億的消費券來降低用戶的到店成本,真正的把線下線上的流量變成線下的抵達。另外我們每天會對小店提供5000萬次的精準曝光。我們的目標是每天為線下服務業(yè)多帶去1000萬消費者。”高德地圖CEO郭寧在現場提到。
榜單永不商業(yè)化
今年8月,高德宣布全面AI化的高德地圖2025,將地圖導航服務演進為具備深度時空理解和自主推理決策能力的出行生活智能體,完成了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服務”的進化,不僅提供目的地導航服務,更可主動為用戶推薦心儀的目的地。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高德地圖AI推薦日均生活服務類點位已超過6300萬個。
高德方面現場披露,高德地圖目前為10億級用戶提供自駕、公交地鐵、出租車、網約車、步行、自行車等出行服務。其中,吃喝玩樂目的地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全面AI化和10億級用戶的基礎上,高德公布最新數據,目前高德地圖上每天有1.2億次生活服務AI搜索,日導航總里程超15億公里。這讓高德將出行行為與店鋪評價結合起來成為可能。“高分店鋪可能是刷出來的,但到店行為不會騙人,”高德掃街榜產品經理李剛認為,大量真實的到店行為數據,使高德有希望提供一個最真實的打分體系,重建一個更可信的生活服務信用體系。
具體的商家評分如何構成?李剛介紹,掃街榜的商家綜合評分,納入了導航、搜索、到店、收藏等真實行為,在此基礎上檢驗評論的真實性、專業(yè)度、時效性、內容質量等維度,再通過AI模型驅動計算得出分數,成為掃街榜的排名依據。李剛還在現場強調,高德掃街榜永不商業(yè)化。
目前,根據高德掃街榜頁面信息,掃街榜分為“狀元榜”和“掃街榜”兩大類,“狀元榜”為年榜,每年更新一次,包含餐廳、景點、酒店品類。“掃街榜”為日榜,每日更新,以餐廳為主。
在此基礎上,高德掃街榜還推出了很多獨有的特色榜單。比如“專程前往”榜單,即指用戶愿意花費一定的時間,跨越一定的距離去往一家店鋪,這代表著消費者愿意為這家店支付更高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再如回頭客榜單,即多次到訪同一家店,代表了對店鋪的長期肯定;另外高德掃街榜推出了小店榜。高德還將通過首頁AI推薦、搜索熱詞推送、導航語音播報等方式,每天為小店帶來5000萬流量的精準曝光。
高德地圖CEO郭寧在現場提到,高德掃街榜永不商業(yè)化,“真實是榜單的核心生命力,掃街榜的核心目標就是真實反映用戶的選擇。”此外,高德準備發(fā)2億的打車券、9.5億的消費券來降低用戶的到店成本,真正的把線下線上的流量變成線下的抵達。高德的目標是每天為線下服務業(yè)多帶去1000萬消費者。
這不是高德第一次做榜單。南都曾報道,2020年十一假期前夕,作為“高德掃街榜”前身的“高德指南”正式上線,涵蓋出游榜單、酒店榜單和美食榜單,覆蓋350個城市吃住行游購娛全品類熱門推薦,標志著高德從新出行平臺向生活服務平臺滲透的重要一步。這也被業(yè)內視為繼美團“黑珍珠”榜、大眾點評“必住榜”、攜程“美食林”榜之后,高德地圖試圖通過新出行的場景入口,跨界爭奪生活服務話語權的下場。
在推出榜單前,2019年9月,高德宣布和口碑餓了么合作,在地圖上用“探索附近”功能搜索“美食”可跳轉餐廳信息頁面,實現叫外賣或者遠程預約排號。彼時,高德地圖就表示,出行服務將與更多服務場景無縫銜接,本地生活服務無疑是其中關鍵的場景。
為強化本地生活服務“團體作戰(zhàn)”的思路,2021年,阿里巴巴集團將基于地理位置服務的三大業(yè)務:高德、本地生活(口碑和餓了么)、飛豬共同組成生活服務板塊,形成以“到家+到目的地”為戰(zhàn)略框架。高德集團董事長俞永福任本地生活公司CEO,代表集團分管。同期,高德對外正式宣布向“出門好生活開放服務平臺”進行品牌升級,標志著從“導航用高德”到“生活用高德”的進化。此后,高德圍繞本地生活新場景不斷做探索試水。
2023年,高德宣布和阿里本地生活旗下的到店業(yè)務口碑正式合并。高德方面對外表示,新團隊的加入,有助于其為用戶和生態(tài)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到目的地服務。目前,打開高德地圖APP,除了地圖導航、打車等基本功能,還可以訂酒店、訂門票、搶火車票、買電影票、訂餐廳美食、跑腿外送、買車,團購各類美食/到店服務等等,囊括食住行玩游等日常生活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