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投資將迎來又一輪政策“禮包”。
9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措施。會議提出,民間投資對穩就業穩經濟具有重要作用。要聚焦企業關切的突出問題,在擴大準入、打通堵點、強化保障等方面實施一批務實舉措,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促進民間投資發展。
對此,受訪專家表示,預計出臺的破除限制民間投資的各種隱性壁壘等一批務實舉措,將對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起到實質性促進作用。
讓民營企業敢投資有回報
會議明確,要拓寬民間投資空間,支持民間資本加大新質生產力、新興服務業、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要嚴格落實招標投標領域相關制度規定,保障中小企業政府采購預留份額,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等對民間投資項目的支持力度。要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破除限制民間投資的各種隱性壁壘,加強創新支撐和融資支持,完善服務體系,讓民營企業敢投資、有回報。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存,而且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加深。在此情況下,民營企業的投資對于穩定和全方位擴大內需非常重要。中央出臺一批務實措施,既利當下,更利長遠。”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說。
他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常會透露出將實施一批務實舉措,包括拓寬民間投資空間、保障中小企業政府采購預留份額等等,預計這些政策落地,將對民營經濟進一步發展,起到實質性的促進作用。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特約研究員田惠敏向記者表示,國常會提出“讓民營企業敢投資、有回報”,這意味著把民間投資作為逆周期調節的核心抓手,意在通過改善民企現金流和收益預期,對沖外需放緩和地產下行帶來的缺口。
田惠敏表示,會議同步提出“破除各種隱性壁壘”“保障中小企業政府采購預留份額”,并強調“務實舉措”直達企業,釋放了中央“刀刃向內”推進改革的信號,有助于進一步化解部分民企對政策連續性和公平競爭環境的擔憂。
一批務實舉措“在路上”
記者此前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促進民間投資發展,在擴大準入、打通堵點、強化保障等方面實施一批務實舉措已經在出臺過程中。
“民間投資方面,抓緊研究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舉措,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對鐵路、核電、油氣管道等領域重大項目設定民間投資參股比例的最低要求,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此前透露。
今年以來,為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相關部門以及各地政府都在加大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工作力度。其中,6月中下旬,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集中向民間資本新推介項目3200余個、涉及項目總投資超3萬億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近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常態化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積極支持民間投資項目發行上市。
上述文件要求,各省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建立健全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專項協調服務機制,實行靠前服務、主動協調、申報單列,幫助民間投資項目完善投資管理合規手續,加快推動解決項目培育中的問題,積極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上市。
“接下來,要有具體的實施細則、可執行強的舉措落地,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的獲得感,讓他們敢投資、有回報。”蘇劍向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