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服貿會“北京日”暨投資北京大會在首鋼園舉行。《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會上獲悉,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等領域,北京市發布140個招商合作項目,招商金額1397.5億元;推出20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北京市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當前,服務貿易已成為全球貿易的關鍵支柱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也是北京市的主導產業。
2024年,北京市GDP達4.98萬億元,人均超3.2萬美元;服務貿易實現增加值9324.9億元,同比增長5.1%,約占全市GDP的22%。
“4.98萬億元是GDP總量,其中大約80%來源于服務業的增加值。”北京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唐文弘表示,未來,北京市將立足城市戰略定位,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全球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標桿城市。
據悉,北京市正在持續推動“兩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已累計實施140多項突破性的政策,其中70多項為全國首創,包括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國際職業資格認可等重大開放舉措,并已落地多家外資研發中心。
唐文弘介紹,北京市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同時,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服務,面向中小微企業開放更多應用場景,支持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在當天的會議上,中國銀行股份北京市分行行長蔡興華表示,2024年,全球服務貿易總額8.7萬億美元,增長9%,而同期全球貿易的增速僅3.7%。服務貿易的增速遠遠高于全球貿易的增速,服務貿易占全球貿易的26.4%。
有關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量為1萬億美元,是全球的八分之一。我國服務貿易增速為14.4%,服務貿易占比為14.6%。具體到北京,2024年北京服務貿易總額為1300億美元,占中國服務貿易的八分之一;北京服務貿易占北京貿易總額的16.4%,相較全球服務貿易的占比低10個百分點。
“這些數據說明,服務貿易增長很快,占比較高,在國民經濟當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同時也說明中國服務貿易和北京服務貿易的發展空間、發展潛力巨大。”蔡興華說。
8只政府引導基金規模超千億
記者在大會上獲悉,近年來,北京市在高精尖產業和前沿科技領域持續加大政府引導資金的扶持力度,累計設立8只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圍繞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業、新材料等關鍵領域,持續進行技術突破,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據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潘金峰介紹,2023年以來,北京市設立了規模超過千億元的8只政府引導基金,對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賽道進行力度空前的逆周期投資服務。
截至2025年8月底,8只基金累計完成投資金額256億元,累計出資約213億元,其中涌現出獨角獸企業1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7家,連續創業者及其他創業企業34家,吸引社會資本867億元,是基金實際出資額的4.08倍。
潘金峰表示,當前,北京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業、醫藥健康3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和智能制造等7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并培育出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企業,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獨角獸企業數量方面,均居全國各城市首位。
同時,北京還擁有全國最密集的科技創新資源,35所“雙一流”高校、145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和69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在此匯聚,形成了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完整創新鏈條。
據悉,截至目前,北京國管在管基金數量約50只、在管基金總規模達約1800億元,累計投資了440余個項目(8只基金出資193個項目,市場化基金投資201個股權項目,52個基金項目),重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先進制造、新材料等重點科技領域。
“服務包”和獨角獸
北京是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全國首個醫藥健康產業破萬億的城市,也是“人工智能第一城”。
唐文弘在談到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時表示,近年來,北京市連續推出1700多項改革措施,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上線全市統一的政策服務平臺“京策”,推進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服務包”“服務管家”機制不斷完善,全市“服務包”企業達1.5萬家。
美國丹納赫集團是一家全球布局的生命科學和診斷領域的創新者。該集團就得到了一個這樣的“服務包”。
“對我們提供了一個外資企業專門的‘服務包’,讓我們很多項目在很短的時間就落地生根,可以開花結果。”丹納赫集團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彭陽表示,丹納赫(中國)目前的業務規模約30億美元,有9家工廠,其中有3家在京津冀落地。
“在北京,我們看到很多政府引導的對創新藥、對生物制造產業政策的支持,同時,北京有很多科研機構和頂尖人才,這些都是外資藥企對北京看好的選擇,也是丹納赫看好北京的一個重要考量。”彭陽說。
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北京智譜華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來自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2019年通過學校的成果轉化成立。在賦能北京方面,該公司推出了政務智能體,打通家校數據連接,并和北京的文旅合作在京西推出了“潭柘智空”京西文旅大模型。
世界投資促進機構協會總干事伊斯梅爾·艾沙欣在大會上表示,當前,全球各地都在尋找經濟增長的新路徑,投資者也在尋找可靠的合作伙伴。北京市已經展示了如何通過改革賦能、產業與創新融合,以及與全球投資者合作共贏,來創造一個充滿機遇和韌性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