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穩步推進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有序拓展商品期貨開放范圍。目前,鄭商所已有7個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實現油脂油料全品種鏈條對外開放,QFI可交易范圍拓展至26個期貨、期權品種。其中,東證期貨、南華期貨、瑞銀期貨在鄭商所相關品種對外開放、服務跨境企業參與期貨市場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避險需求多元化,對服務提出更高要求
受國際宏觀形勢等多重因素影響,近年來境內外客戶的跨境套保需求激增,對期貨公司的專業服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對期貨公司的國際化業務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南華期貨總經理助理李玲芳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在新形勢下,客戶的避險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大宗商品的定價模式出現變化。境外產業客戶以“中國價格”作為基準的趨勢愈發明顯,以境外菜油貿易為例,由于缺乏本土期貨工具,越來越多的境外貿易商選擇以鄭商所的菜油和花生期貨作為定價基準,通過“期貨價格+升貼水”的方式鎖定跨境貿易利潤。此外,QFI也積極參與鄭商所的PTA、甲醇等品種交易,尋求投資機會。
“由于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中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逐步深入,境外客戶利用中國期貨市場進行大宗商品套期保值、跨市場套利的需求大幅增加。境外客戶對中國市場的監管政策解讀、法律法規咨詢、參與方式評估、入金交易及市場交割等服務環節的需求各有不同,這就要求期貨公司必須具備全面且專業的服務能力。”東證期貨副總經理方世圣說。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方面我們要利用境內外的分支機構,為客戶提供本地化服務;另一方面要依托公司研發優勢,深入研究如PTA等品種所在產業鏈的供需情況以及交割流程,為相關產業客戶提供專業、細致的服務,幫助產業客戶更便利地參與期貨市場。”李玲芳稱。
“經過多年積累,我們打造了一支熟悉國際資本市場的雙語團隊,精通跨境業務,既了解中國客戶‘走出去’的需求,也熟悉境外交易者‘引進來’的標準。”方世圣說,以PTA期貨為例,由于它是中國獨有品種,境外客戶對其產品特性、交易機制、市場功能等了解有限,東證期貨國際業務團隊克服時差、語言障礙,打造了一套7×24小時境外客戶服務體系,從研究到交易全方位協助境外客戶進行風險管理。
直擊需求痛點,提供本土化服務
記者從東證期貨了解到,該公司早在2012年就將“國際化”確定為戰略發展目標,持續深耕國際業務。目前,東證期貨新加坡子公司(下稱東證新加坡)已具有國際三大交易所清算資格,覆蓋全球股票、期貨等多類交易服務。
方世圣表示,東證新加坡突出研究和技術兩大核心競爭力,打通跨境通道,強化本土化服務,協助客戶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實現全球資產配置,為境內外客戶在相關品種及相關領域構建更可靠的風險管理屏障,提供境內外雙循環、寬領域的一站式金融服務。
南華期貨錨定全球大類資產配置需求,為中國市場融入國際市場提供“制度化接入點”,針對跨境產業客戶的需求痛點,打造境外中介樞紐。當前,南華期貨已在新加坡、阿聯酋、英國以及中國香港等大宗商品貿易核心區布局了本土化的中介服務網點,通過當地已獲得境外中介會員資質的本地化團隊,為全球產業客戶提供從跨境套保到最終實物交割的閉環解決方案,幫助部分企業解決了區域價差風險對沖、跨境實物交割中的操作難題。
作為較早在中國期貨市場布局的外資期貨公司,瑞銀期貨在人才建設、平臺搭建、客戶培育等方面均有先發優勢。展業十年來,瑞銀期貨依托集團全球業務和場內衍生品交易業務的強大背景,借助集團廣泛而深厚的全球客戶網絡資源,專注于服務國際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2022年商品期貨首次向QFII開放,瑞銀期貨成為服務首單QFII商品期貨交易的經紀商。
瑞銀期貨將自己的團隊深度融入全球衍生品專業團隊,借助集團長期參與全球資本市場的豐富經驗,接洽、認識和了解集團客戶,識別潛在客戶,用客戶習慣的語言和業務結構,將中國期貨市場制度要求高效、全面、精準地介紹給境外交易者。經過多年的發展,瑞銀期貨形成了國際領先的風險管理架構和先進的交易結算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多樣化定制服務,在符合國內市場要求的同時借鑒國際最佳實踐,得到了境內外各方的認可。
當前,建設世界一流期貨交易所、提升“中國價格”影響力的呼聲愈發強烈。?商所不斷拓展對外開放品種范圍、深化跨境合作、搭建國際交流平臺,并持續優化相關制度,為期貨公司拓展境外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展望未來,期貨公司在國際業務方面發展潛力巨大。
“我們積極對接國際化品種對應的產業鏈企業,做好境外市場投教工作,努力成為境外客戶熟悉并參與中國期貨市場的‘橋梁’。我們還將公司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優勢運用于境外客戶服務,在研究服務上打造‘繁微’智能投研平臺國際版;在交易服務上,為客戶提供低延遲交易系統和全球交易網絡。未來,我們將持續迭代升級服務模式,以專業和韌性助力客戶在全球變局中行穩致遠。”方世圣說。
瑞銀期貨董事長張家榮表示,很高興看到中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持續深化。今年以來,鄭商所兩度擴大QFI可投資期貨品種范圍,引發了境外交易者的廣泛關注。瑞銀期貨也借此契機積極開展各類宣介活動,包括在境內外舉辦研討會、拜訪境外客戶以及線上會議等,得到了客戶的積極反饋。“我們將繼續發揮全球資源優勢,持續為中國市場引入境外投資者,助力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發展。”張家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