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六個多月,億華通(688339)籌劃的重組事項最終宣布告敗,這也讓公司9月8日股價迎考。9月6日,億華通披露公告稱,公司終止發行股份購買定州旭陽氫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陽氫能”)的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事項?;I劃重組背后,億華通自上市后凈利連虧,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約-1.63億元,同比增虧,目前仍未“摘U”。業績不振疊加重組終止,億華通未來如何破局也引發市場關注。
9月6日,億華通披露公告顯示,公司終止發行股份購買旭陽氫能的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事項。對于終止原因,億華通表示,由于交易相關方未能就本次交易的最終方案達成一致意見,公司決定終止本次交易事項。公告顯示,本次交易預計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構成關聯交易,不構成重組上市。
億華通表示,本次交易終止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存在損害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作為我國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及商業化的先行者,億華通2020年8月在科創板上市,2023年于港交所上市。億華通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專注于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具備自主核心知識產權,并實現了燃料電池系統的批量生產。公司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燃料電池系統及相關的技術服務和能源氣體銷售,目前主要應用于客車、物流車及重卡等商用車型。
標的公司旭陽氫能主營業務為高純氫和合成氨的生產、銷售,綜合能源站運營以及綠氫制備、液氫儲運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應用。
億華通也曾坦言,受行業發展的影響,公司近年來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亟待通過產業鏈上下游整合,實現延鏈補鏈,拓寬應用場景,提升綜合實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不過,籌劃逾半年后,億華通最終宣布擬購資產事項終止。
投融資專家許小恒表示,如果市場對于上市公司籌劃的重組預期較高,重組終止后可能會對市場情緒有一定的影響,不過,嚴格意義上,重組終止對于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影響不大,并且也不排除公司后續繼續尋求外延式拓展。
另外,9月6日,億華通還披露了關于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楊紹軍因個人原因與公司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系,離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公司表示,楊紹軍離職后,其負責的研發工作已完成交接,公司的技術研發和日常經營均正常進行,楊紹軍的離職不會對公司的技術研發、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經營能力產生實質性影響。
上半年凈利同比增虧
縱觀億華通近年來業績表現,并不樂觀。
財務數據顯示,億華通上市當年凈利虧損。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5.72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約-2252.36萬元。
繼上市當年凈利轉虧后,億華通近年來凈利虧損加劇。2021—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6.29億元、7.38億元、8億元、3.67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1.62億元、-1.67億元、-2.43億元、-4.56億元。
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億華通營收、凈利雙降。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7192.93萬元,同比下降53.25%;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約-1.63億元,同比增虧;對應實現扣非后歸屬凈利潤約-1.74億元,同比增虧。公司目前仍未“摘U”。
對于報告期內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億華通解釋稱,一是燃料電池行業市場需求整體下降,行業規模同比縮減;二是基于當前流動資金狀況考量,公司采取了審慎的營銷擴張策略,導致報告期間產品銷售量減少。
相比億華通,標的公司旭陽氫能處于盈利狀態。3月13日,億華通披露重組預案顯示,截至預案簽署日,本次交易擬注入上市公司的高純氫、合成氨等相關資產尚未完全整合至標的公司,假設本次交易涉及的資產整合于報告期初完成,模擬測算旭陽氫能2023年、2024年主要財務數據(未經審計)顯示,2023、2024年,旭陽氫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4.05億元、3.2億元;對應實現凈利潤分別約5903.3萬元、2313.71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報顯示,截至上半年末,億華通研發費用約1717.46萬元,同比下降66.01%。對于研發費用同比下降的原因,公司表示,這主要系報告期公司研發團隊優化,同時減少研發外協,聚焦技術迭代的研發模式。
中報顯示,億華通的研發人員由上年同期的300人減少至報告期末的128人。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億華通方面進行采訪,不過未有人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