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預訂的9月9日北京飛昆明單程機票只需400多元,而國慶期間的同一航線最高漲到了1500元以上。與其擠在高峰期,不如靈活安排假期,輕松省下一大筆。”北京游客程女士選擇休年假錯峰出行,將云南定為目的地。像她這樣瞄準淡季“價格紅利”的消費者越來越多。
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結束、“十一”黃金周尚未到來,9月份成為近期旅游市場價格的“洼地”。機票、酒店等旅游產品價格普遍“跳水”,不少游客抓住這一窗口期規劃出行。
9月7日,記者從多家在線旅游平臺及旅行社了解到,9月份國內外多條航線票價降幅顯著,部分熱門酒店價格也較暑期下降三成以上。例如,9月中下旬從北京直飛曼谷、吉隆坡等東南亞熱門城市的機票價格維持在800元至1000元區間,僅為國慶假期的一半。
美團數據顯示,9月份國內十大錯峰游熱門目的地包括海南、貴州、新疆、四川、云南、青海、上海、湖南、內蒙古和天津。其中,海南文旅消費增速同比上漲58%,成為下半年備受青睞的旅游省份。自9月1日起,美團平臺上“海南菜”相關搜索量同比增長33%,“糟粕醋火鍋”搜索量同比上漲30%,五星級酒店預訂量同比增幅高達56%,顯示出消費者對高品質錯峰體驗的熱情。
途牛旅游網數據顯示,選擇在9月份錯峰出游的用戶占比接近八成,預計這一趨勢將延續至國慶前一周。從人群結構看,50歲以上銀發族和中老年游客成為錯峰主力,占比超過四成。他們更青睞節奏舒緩、服務周到的跟團游和定制游產品,這兩種方式在該群體中的占比接近70%,其中自然風光、康養休閑類線路最受歡迎。
與此同時,秋季主題旅游熱度也在快速攀升。行攝、徒步、騎行、露營和旅拍等個性化玩法受到年輕群體和戶外愛好者的追捧。西藏魯朗花海牧場、云南雨崩、恩施大峽谷、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中虎跳峽等徒步路線,以及桂林山水、環洱海騎行等主題產品訂單量增長顯著。
眾信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媒介公關經理李夢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9月份,旅游市場出現明顯的“換擋”特征。出游主力人群從親子客群轉變為中老年游客,產品偏好也從暑期親子體驗轉向人文觀光和觀光游覽,從國內旅游市場來看,超長線、深度、全面的國內旅游產品需求增長明顯。
“旅游企業應精準把握不同客群的需求變化,推出有針對性的產品組合。對銀發群體可開發包含無障礙設施、專業陪護的慢游產品;對年輕人可設計更靈活的‘分段式旅行’和本地文化沉浸項目。”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企業可借助數字工具動態監測市場變化,推出高性價比套餐,實現資源優化和體驗提升的雙重目標。
“‘錯峰游’一般從8月底持續至9月中下旬,這段時間機票、酒店價格處于全年低位,特別適合時間彈性較大的游客選擇。”北京市豐臺區一家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國內跟團游產品價格普遍較暑期下降20%以上,一些熱門線路甚至更低。我們建議消費者盡早規劃,合理安排行程。”
盡管近期市場以“性價比”為導向,但一位旅游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錯峰游不等于低質游。相反,游客更看重體驗深度與服務品質。如何平衡價格與服務質量、針對細分人群優化產品設計,正成為擺在旅游企業面前的新課題。預計9月下旬后,隨著國慶假期臨近,旅游產品價格將逐步回升,出境游和長線游可能率先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