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思林杰(688115.SH)發布公告,公司計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王建繪、王建綱等23名交易對方購買青島科凱電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71%的股份,并募集配套資金。此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及關聯交易,但不會構成重組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并未透露交易方案具體的調整細節。經上海東洲資產評估有限公司評估,科凱電子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人民幣18.52億元。
2024年3月,科凱電子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公司計劃IPO募集資金10.01億元,發行新股不超過6001萬股,其IPO前的估值提升至56.71億元。一個月后,科凱電子撤回了IPO申請。而同年9月,思林杰便公開了對科凱電子的收購意圖。僅僅過去一年多,科凱電子的估值從IPO前的56.71億元降至18.52億元,直降38.19億元。
作為科創板罕見的大額現金收購案,外界對這起收購存在諸多質疑。其中,科凱電子多項重要財務指標均優于思林杰,在IPO遇挫后,被思林杰收購是否為“曲線”上市?兩公司主業及客戶均不同,收購完成后,如何實現產業協同發展?就上述問題,南都·灣財社記者此前曾致電思林杰,但并未收到相關回應。
思林杰在此次公告中表示,公司本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尚需滿足多項交易條件后方可實施,包括但不限于通過公司董事會再次審議、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審核、取得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的決定等。該事項能否通過審議、審核、取得注冊,以及最終通過審議、審核、取得注冊的時間仍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