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東方金誠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7個省份(含兵團)披露了9月份地方債發行計劃,擬發行規模約7771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計劃發行規模460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多地擬將專項債投向領域擴大至政府投資基金。業內人士表示,這是財政資金的一次創新嘗試,將專項債投向擴大至政府投資基金或有助于提高專項債資金使用效率,同時拓寬政府投資基金的資金來源,更好助力地方產業升級。
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至8月,地方債發行量為7.68萬億元,同比增長42.2%。其中,新增專項債發行量為3.26萬億元,已完成全年進度的74.2%,用于置換隱性債務的再融資專項債發行量為1.92萬億元,已完成全年發行額度的95.9%。從各省份公布的資金用途情況看,今年地方新增專項債資金用途更趨多元精準,主要用于項目建設、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土儲等方面。其中,東方金誠統計顯示,截至8月底,已有6個省份發行專項債投向政府投資基金,金額合計360億元,主要用于加大對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的支持。
政策面上,國務院辦公廳去年發布的《關于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的意見》提出,“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實行專項債券投向領域‘負面清單’管理,未納入的項目均可申請專項債券資金”。
根據該《意見》,政府投資基金未被列入“負面清單”。“這突破了此前專項債券不得作為政府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各類股權基金資金來源的政策限制。”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這一投向領域的擴容有助于緩解傳統基建領域優質儲備項目不足導致的“錢等項目”等問題,提高了專項債發行和資金使用效率。同時,政府投資基金是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支持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專項債投向政府投資基金可以把更多的財政資源用于支持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同時也能吸引社會資本進入相關投資領域,放大財政資金撬動效應,共促地方產業升級。此外,基于專項債低利率、長期限的特征,也可以為政府投資基金拓寬低成本的穩定資金來源,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為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作用。
近期,多地披露的預算調整方案也在專項債資金分配章節中表示,安排專項債資金用于政府投資基金,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與重點領域發展。例如,安徽省財政廳最新披露,擬發行期限20年、規模50億元的2025年安徽省政府專項債券(七十一期),將于9月16日招標。此次募資擬用于合肥興泰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創業投資類政府投資基金。
北京市也在新增政府債務限額安排方案中提及,將積極開展專項債券注資創業投資類政府投資基金試點工作。其中,市本級專項債務限額129.66億元,重點用于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特殊重大項目、土地儲備等領域,支持創業投資基金、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型基礎設施、市土儲中心市區聯儲土地一級開發等5個項目的建設。此前6月,北京市就發行了期限10年、100億元的專項債,用于北京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這也是地方政府專項債首次用于投資政府引導基金。
上海市則在近期披露的市級預算調整方案中提及,財政部下達該市的2025年新增專項債額度為1155億元。資金額度主要用于“兩舊一村”等城市更新項目以及重點片區土地收儲項目、軌道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和注資創業投資類政府投資基金。此前的8月29日,上海市發行了一批新增專項債,其中2025年上海市政府專項債券十九期(15年期50億元專項債)用于上海未來產業基金。
隨著政策不斷完善,政策覆蓋范圍逐步擴大,發行專項債用于政府投資基金有望趨于常態化,其中經濟實力較強、科技企業數量較多、股權投資活躍且回報率高的地區將更多受益。不過,馮琳強調,考慮到債券資金和股權資金的性質差異,需強化投資項目篩選、風險防控和制度保障。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此類專項債的發行規模能有多大、對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發展規模的影響以及投資效果如何,仍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