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9月12日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8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31.98萬億元,同比增長8.8%;社會融資規模存量433.66萬億元,同比增長8.8%;人民幣貸款余額269.1萬億元,同比增長6.8%。總體看,各項增速仍保持在較高水平,與經濟增長和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并略高一些,體現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彰顯出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穩固有力。
今年前8個月,政府債券凈融資規模10.27萬億元,同比增加4.63萬億元?!敖衲暌詠恚臃e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形成合力,政府債券發行節奏靠前、力度提升,累計融資增量持續高于上年同期,對社融增速起到了良好的支撐作用。”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說。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財政政策發力增多、社融和貸款均保持合理增長,對M2增速起到一定支撐作用。此外,去年同期M2基數較低,也為當前保持較高增速創造了條件。
8月末,狹義貨幣(M1)余額111.23萬億元,同比增長6%,比上月加快0.4個百分點。M1增速上行帶動M1與M2剪刀差繼續收窄,8月末為2.8%,是2021年6月份以來的最低值?!敖衲暌詠鞰1與M2剪刀差明顯收斂,更多資金轉化為活期存款,有助于投入消費、投資等經濟活動?!蓖跚嗾f。
今年前8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46萬億元,信貸對實體經濟支持較為有力。今年以來,特殊再融資專項債發行較快,對積極穩妥化解隱性債務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截至8月末,今年用于置換隱性債務的特殊再融資專項債已發行1.9萬億元,有研究估計,還原地方專項債置換影響后,8月份貸款增速在7.8%左右,仍保持在不低水平。
業內專家提示,發行專項債用于置換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雖然在短期內確實會對信貸增長產生下拉效應,但長期來看有利于修復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暢通實體經濟資金循環,為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推動信貸可持續增長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觀察金融總量情況不宜只看信貸單一渠道?!敖陙韺嶓w經濟融資渠道越來越多樣化,企業債券、政府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等直接融資占比穩步提升,由2018年末的26.7%提高到2025年8月末的31.6%?!闭新撌紫芯繂T董希淼表示,單月數據容易受到經濟運行的季節性規律、個人與企業資金需求規律、商業銀行應對考核節點的自發調節等因素影響,分析金融總量時也不宜對單月變化過度關注。
實際上,行業景氣恢復、出口延續韌性、暑期消費旺季、房地產支持政策等因素均為8月信貸增長提供了支撐。
部分企業的貸款增長受益于生產景氣度出現回升。據東部省份一家銀行分行客戶經理介紹,制造業貸款儲備及投放明顯好于上年,該行今年前8個月新增制造業貸款占新增對公貸款比重為53%,較去年全年大幅提升33個百分點,尤其是以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景氣度較高,企業新增融資需求較多,對信貸增長形成了有力支撐。
還有市場分析認為,近期紡織服裝、專用設備、計算機通信等行業景氣度處于較高區間,相應的投融資需求相對旺盛,帶動了信貸增長。浙江省義烏市一家加工企業表示,當前屬于圣誕訂單旺季,企業積極開拓東南亞、南美洲等新興市場,在謀求轉向多元化經營的關鍵時點,融資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經營韌性進一步增強。
個人貸款增長也有提振。8月份是傳統暑期消費旺季,個人消費需求的內生增長疊加“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的外部推動,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帶動貸款需求上升。“8月份以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繼出臺一攬子房地產調控政策,包括放松非核心區域限購要求、調整個人住房信貸政策等,更好滿足了剛性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倍m嫡f。
近年來,人民銀行連續降準降息,貨幣政策的狀態是支持性的。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看來,無論是反映寬貨幣的M2,還是反映寬信用的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速均保持在8%至9%之間,金融總量是比較寬松的。
從價格看,2020年以來人民銀行累計下調政策利率9次,帶動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降115個、130個基點。8月份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約3.1%,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約3.1%,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約40個和25個基點,貸款利率比政策利率下降的更多,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行。
“下半年,宏觀政策將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仍保持對實體經濟較強的支持力度,財政政策也在積極發力,有助于推動經濟進一步回升向好?!碧镘幈硎?,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穩步推進,實體經濟供求關系有望更加均衡,經濟循環也將更加順暢;同時,宏觀政策要進一步聚焦深層次矛盾,推進關鍵領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