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投資是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的重要力量。9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聚焦企業關切的突出問題,在擴大準入、打通堵點、強化保障等方面實施一批務實舉措。有針對性的部署,釋放出以更大力度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積極信號,對于提振民營企業信心意義重大。
近年來,我國不斷破除民間投資壁壘,投資領域進一步放開,民間項目投資顯著改善。但也要看到,當前經濟發展的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需求不足,部分民營企業投資信心不足,民間投資出現增長乏力的跡象。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民間項目投資(扣除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同比增長3.9%,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放緩。
民營企業活力迸發,民間投資才會動能澎湃。對待民營企業,不能停留在口頭上的“高看一眼、厚愛三分”,更需實實在在的幫扶舉措。進一步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應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完善服務體系,拓寬投資空間,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這其中,關鍵要聚焦難點痛點,精準回應企業關切。
提升政策獲得感。近年來,各地在扶持民營企業發展方面出臺了很多政策,大多數民營企業表示“解渴”,但還有部分企業“喊渴”。應該看到,民營企業類型不一,發展程度差異較大,對政策的理解和掌握也不盡相同,造成了部分企業政策獲得感不強。企業的需求在哪里,政策的著力點就應該在哪里。相關部門應正視相關問題,提高政策精準性和可操作性,圍繞民企準入難、回款難、維權難等問題,出臺細化舉措,提升企業獲得感。
加強創新要素支撐。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是創新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近年來,供需變化引發市場調整,民營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創新壓力,出現了“不愿創新、不敢創新、不知道如何創新”的心態,甚至陷入了“不創新等死,創新找死”的困境。相關部門應從制度保障、資源供給、協同創新和政策扶持等多層面綜合施策,加大融資扶持力度,支持民間資本加大新質生產力、新興服務業、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
持續整治“內卷式”競爭?!皟染硎健备偁幉粌H弱化了企業發展信心和預期,更對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產生不利影響。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光伏等行業“反內卷”行動持續升級,監管部門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產業上下游積極配合,顯著增強了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對此,相關部門不能松勁,還應進行持續綜合整治,不同行業根據情況把準脈絡、找準癥結,有的放矢開出藥方,堅決抵制惡性競爭。
民間投資是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力軍,也是經濟活力的重要晴雨表。民間投資的活力,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更源于民營企業自身強大的韌性。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新形勢下,民營企業應堅定信心、鼓足干勁,不斷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助力民間投資持續回穩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