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格力電器2024年度股東大會在公司珠海總部召開,現場匯聚天南海北的數百名股東,中國基金報記者現場參會。
會上,連續當了6年格力電器獨立董事的知名學者劉姝威,做了其最后一次述職報告。剛剛上任總裁兩個月的張偉,則談了其對格力電器未來發展的總體設想。
另外,有投資者關注近期公司第二大股東、由核心經銷商組成的京海互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海互聯)重新開始增持格力電器的背后原因。
格力鈦近期受關注
董明珠、方祥建這樣回應
日前,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顯示,格力鈦新增一則股權凍結信息,其持有的珠海廣通汽車有限公司的18.06億元股權被凍結,凍結期限自2025年6月4日至2028年6月3日,為期三年。
2016年起,格力電器幾度謀求收購銀隆新能源(格力鈦前身)。彼時的股東大會上,格力電器董事會拋出130億元收購銀隆新能源的計劃,卻遭到包括機構在內的一眾中小股東反對,最終收購計劃泡湯。之后,董明珠以個人名義入股銀隆,一起入局的還有知名企業家王健林、劉強東。
此后在2021年8月,格力電器通過司法拍賣競得銀隆3.36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30.47%;同時,董明珠將其持有的銀隆1.93億股(占總股本的17.46%)對應的表決權委托公司行使。這樣,格力電器共控制珠海銀隆5.29億股表決權(占總股本47.93%),成為銀隆的控股股東。同年11月,銀隆新能源正式更名為格力鈦新能源。
格力電器2024年財報顯示,目前公司已經對其所投資的格力鈦部分股權(原值28.44億元)全額計提了減值準備。
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并沒有把格力鈦的債務變成爆雷,也沒有把債務轉移給別人,而是希望通過技術創新和對市場的把控來解決這些問題,且回顧過去這些年也解決了很多問題。董明珠表示,格力鈦未來會向好,原因就兩個字:誠信。她強調,格力鈦沒有影響格力電器的股東分紅,也沒有影響格力電器的效益和利潤。
董明珠還稱,大家看格力鈦都在關注新能源車,“但其實我們真正看的是儲能,儲能的市場巨大。隨著我們的光儲空、清潔能源的發展,儲能尤為重要”。董明珠稱,格力鈦還是給格力電器創造了很多好的東西,要給它三五年時間,目前已經看到曙光。
格力電器副總裁方祥建則表示,其于去年9月底開始分管格力鈦,格力鈦的歷史問題還是很嚴重的,但這個企業也非常有潛力。他認為格力鈦不是格力電器的負擔,而是可以給格力電器不少業務賦能。據方祥建介紹,其到任格力鈦后,砍掉了磷酸鐵鋰電池板塊,聚焦鈦酸鋰、儲能和新能源汽車三大板塊。
劉姝威建議多給新人機會
新任總裁張偉這樣談未來
現場發言占據相當時間的是知名學者劉姝威,其截至2024年已經擔任格力電器獨立董事六年,剛剛卸任的她做了最后一次述職報告。除了常規的獨董述職流程,她也談到了對格力電器產品、團隊以及公司價值的一些看法。
劉姝威盛贊格力電器的產品質量,“它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會壞”,一句近乎“凡爾賽”的發言惹笑全場。
對于團隊,劉姝威稱格力電器很多高管都是名校背景,比如哈工大、哈工程、南開大學等,且很多畢業就從格力干起,這么優秀的團隊“要講出來”。同時她也委婉“提醒”董明珠,“別老光是董總一個人在前面,老是這樣不行,你得讓他們上”。董明珠則笑稱“我確實也是在給他們機會,現在開始我盡量少說話”。
事實似乎也確實如此。今年4月的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董明珠不再擔任總裁,僅擔任董事長,公司原黨委書記張偉出任總裁。而現場,亦有投資者提問這位新總裁對格力電器未來的發展規劃。
張偉稱,接任總裁兩個月目前還在熟悉工作過程中,但格力電器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既有變化,也沒有變化”。他稱,不變的是情懷、初衷,以及價值擔當;變化的是管理團隊,更有活力、更有激情。
張偉表示,具體的工作仍將圍繞著公司的產品、銷售、品質,以及人才建設和培養,“整體還是沿著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策部署來開展”。
董明珠談京?;ヂ撛龀?/p>
現場亦有投資者關注格力電器第二大股東京海互聯近期的增持,其提問后者重新增持格力電器股票,是否意味著格力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網絡在全國已經改造完成。
董明珠表示:“它(指京海互聯)有權利增持,它認同這個企業,它覺得未來前景很好,它肯定去增持,并不是因為渠道和企業之間的改革而讓它增持,這是兩件事情?!?/p>
今年3月,京?;ヂ搾伋鲈龀钟媱?,“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以自有資金和金融機構增持專項貸款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據悉,此次增持不設定價格區間,增持股份的金額不低于10.5億元,不超過21億元。
截至6月3日,京海互聯已增持452.2萬股,占格力電器總股本的0.0807%,增持金額為2.03億元。以增持金額除以增持股數測算,京海互聯的平均增持成本在44.79元/股。
截至7月1日收盤,格力電器股價報45.45元/股,市值為254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