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駐穗記者張瑩)6月6日,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聯盟在廣州成立。
全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院士專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應用單位等331個創新主體組成首屆聯盟成員。
會上,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曲曉杰透露,今年前4個月廣東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770億元,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工業機器人累計產量9.62萬套、服務機器人267.08萬套,累計增長31.1%和10.8%。
曲曉杰介紹,當前,廣東人工智能核心企業超1500家,其中獨角獸企業24家、上市企業達92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47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全省已備案53個大模型,位居全國前列。
作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的主要集聚區之一,廣東已形成以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為核心,珠三角協同發展的機器人產業格局。其中,伺服電機、控制器、視覺感知等核心零部件產業鏈主要集中在廣東。
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聯盟秘書長張崟發布《AIR珠江指數報告》(下稱《報告》)。《報告》基于2024年數據,對全國十省市及四大經濟圈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水平開展系統性評估。數據顯示,廣東省穩居綜合指數首位,在十省市中位于第一梯隊。
數據顯示,全國十省市基本形成四級梯隊發展格局。其中,廣東省、北京市同處第一梯隊。廣東省綜合實力顯著,憑借在研發投入、企業數量、智能終端產量、數據集建設等方面的優勢位居榜首,凸顯了全國產業核心引擎的地位。
四大經濟圈中,長三角地區以區域協同效應的優勢居于首位,構建了“技術制造-應用-治理”的全鏈條協同生態。珠三角地區緊隨其后,全鏈條競爭力凸顯,研發投入、科研機構較強。依托配套企業,廣東省形成“芯片-算法-終端-應用”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產業鏈完備度全國領先。
《報告》指出,未來廣東省應發揮全國人口大省、全球智能終端高地等優勢,推動技術紅利、民生應用和市場認同的互動·循環。
根據國際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今年發布的全球人形機器人領域上市公司百強名單,廣東共有11家企業入選,包括廣汽集團、小鵬汽車、比亞迪、騰訊、優必選、速騰聚創等。
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近日在廣州透露,目前小鵬汽車年度人工智能(AI)研發投入超40億元,未來十年,將構建全棧自研的AI生態體系。希望在明年下半年,小鵬汽車量產的人形機器人能在部分場景率先落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指出,人形機器人要實現廣闊的應用,最核心的還是要解決智能計算大腦、多維視覺感知、多指靈巧手和雙足運動系統。其中,多指靈巧手是人形機器人邁向工業化的最核心技術之一。
在支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發展方面,粵港澳正在多領域展開合作。近日,粵港澳三地資本聯合發起設立廣東省智能產業基金,該基金目標規模100億元,聚焦AI大模型、智能機器人等核心技術研發,同時推動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垂直場景應用,加速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