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金價因中東沖突等因素持續備受市場關注,不過金價走強的同時,黃金首飾股也在下挫。截至發稿,六福集團(00590.HK)、周大福(01929.HK)、周生生(00116.HK)分別下跌5.02%、3.51%、3.24%。
根據六福集團近日的公告,該公司預計2025財年年內溢利較去年同期下跌約四成。
公告中還指出,利潤下滑主要是由于金價飆升導致的黃金對沖損失擴大,以及去年因收購金至尊集團而錄得的一次性相關收益造成的高基數效應。
從其他公司的一季度報中也發現黃金珠寶企業在一季度的業績表現承壓。
周大福在今年一季度的零售值同比下降11.6%,其中中國內地市場同店銷售下降13.2%;中國黃金營收110.03億元、同比下降39.71%,歸母凈利潤1.35億元、同比下降62.96%;周大生營收26.73億元、同比下降47.28%,歸母凈利潤2.52億元、同比下滑26.12%。
根據相關報道,今年一季度,周大福主品牌凈關店397家至6423家,周大生凈關店177家至4831家。
為何金價飆升,金店表現不佳?
金價飆升直接推高企業原料采購成本,但終端售價受市場接受度限制難以同步上調,導致利潤空間被擠壓。例如,國際金價漲至每克560-580元時,金店零售價需覆蓋加工費、租金、人工等成本,但消費者對單價超700元/克的金飾接受度驟降,銷量斷崖式下滑。
再者金飾非剛需,消費者對高價敏感。例如,原本5000元的金鏈漲至6000元后,購買意愿下降。同時,消費者預期金價回調而持幣觀望,導致短期客流銳減。
消費者轉向銀行金條或黃金ETF等金融產品,避開實體店溢價。根據相關數據,2024年國內金飾需求同比減少24%,而投資金條需求增長20%。年輕人更傾向二手金飾或K金等替代品,傳統婚慶黃金消費占比從52%降至37%。